校园的小路上,杨一沛表情苦逼地看着走在前面的两个女孩。

        任婧桐他是有印象的,也是江蘇本省人,后来好像是考上了她们家乡的税务局,不过这妹子脾气性子有些直,往往是好心办坏事,在体制内碰壁了很多次,后来听同学说是去了一家国企。

        杨一沛对助学金这事情不太了解,不过听宋佳丽说负责这事情的是文学院教务处的马老师后,他脑海里立即就浮现出了一张戴着眼镜的老面孔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对马老师是很了解的,以前因为转专业的缘故,杨一沛每学期都要去马老师那里办理免修和后续手续,一来二去多多少少也了解了这位老师的脾气。

        马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,戴个眼镜,平时对所有人都是笑眯眯的,只是在工作中遇到某些问题时,他只按规矩办事,不通情理。

        你说他有什么错吗?好像也确实找不到什么问题,因为马老师确实是按制度来的,可现实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是没办法靠制度来单纯抉择的,所以往往就会因此产生很多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譬如以前杨一沛办免修手续,去给马老师交免修单,因为打印格式不正确,马老师让排了半天队的杨一沛直接去重新打印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候杨一沛也是年轻,脾气比较冲,指了指马老师桌子上的打印机说老师你就不能帮我打印一张吗,马老师仍是笑眯眯的表情,结果连个回话都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离谱的是,杨一沛跑到学校文印店打印完东西回来时,仅仅晚到了一分钟,马老师锁了办公室就离开了,说下班时间到了他要去吃饭了,让杨一沛下午再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从那开始杨一沛就对马老师的印象挺不好的,他就交个表而已,又不需要你做什么,纯属恶心人呗。

        早上宋佳丽告诉他这件事时,杨一沛心里已经做好了打算,只不过中途突然冒出来个任婧桐,让他多少有些无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瞎几把掺和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